如果写作即思考……
date
Aug 3, 2025
slug
if-writing-is-thinking
status
Published
tags
Thinking
summary
如果写作是思考的过程,那么不写作、不阅读意味着思考的缺失。
type
Post
关于生成式AI在商业和商用领域的应用,有件事让我很担心:在这些环境中,几乎没人会完整阅读任何东西。
现在想象一下,当连作者自己都没读过所写的内容时……天哪。AI写作和阅读会如何影响这个现实?
我过去常写长篇备忘录——重要的那种——大概一年一次。我会发给几千人。光是这个规模就表明"总会有人读的"。我希望直接下属和亲密同事会读。我能指望的也就2、3个人肯定会读。
比尔会读。史蒂夫也会读——但前提是我们当面讨论,因为他就是这样的工作方式。

我知道这个情况,所以我总是会做一个幻灯片版本。我会在几十个团队会议上使用它。但即便如此,在发出备忘录后的几个月里,我还是得不断提醒团队成员回去看里面的内容。我能做得更好吗?当然。但我已经尽力了。我想一年一次,大家为了工作读个20-30页应该没问题吧。
人们想要背景信息。他们想要大概念。但要让一个组织——无论规模大小——真正去阅读,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人们唯一会认真读的东西?组织架构备忘录。即便如此,如果里面(像我经常做的)不包含组织架构图——而只有文字——人们也会略读或跳过,等着(希望)在邮件里看到树状图。
而这些可是来自"大老板"的"大战略"。所以如果你以为大公司里的人会深入、定期地阅读40页的产品需求文档、预算计划、新产品提案或交易文件……你可能是在自欺欺人。我从在亚马逊的朋友那里了解到他们的流程是如何演变的。它也在崩溃,这很遗憾,因为我是那套方法的忠实粉丝。
现在AI来了。当AI在写作——而连作者都对所写内容没有深入了解时,会发生什么?
这就像一份编译的或多人合著的备忘录,从来没人真正从头到尾读过。
如果人们让AI来总结——但总结有遗漏或编造数据——那又会怎样?
我说这些,作为"TV"以及后来"MTV"一代的一员。那时候,人们告诉我们,快节奏、剪切剪切剪切的媒体让我们无法吸收任何东西。呃……好吧老古董,我知道你跟不上《24小时》(美剧《24》)的剧情,但那是你的问题,不是我的。
所以也许这只是老头子对着云朵大喊大叫。但对我来说?我整个职业生涯都被这个现实所定义:商业环境中的人真的不读东西。
这不仅仅是科技行业或大公司的问题。
看看科学界:可重复性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几乎没人——甚至包括审稿人——会仔细阅读完整的研究论文。申请经费的提案也一样。他们快速寻找自己关心的问题(比如统计数据、样本量或技术,或自己的工作是否被引用)。他们跳过自己领域之外的内容。他们错过明显的欺诈性工作,因为检测这些需要努力(也许AI阅读能帮上忙?)
看看华尔街。分析师每天产出30页关于公司的报告,包含详细的财务模型。几乎没人会检查所有这些。人们看这些报告只是为了B/S/H(Buy/Sell/Hold,买入/卖出/持有)的建议,主要是为了某种叙事确认。数百亿美元基于这些很少有人读、连作者都不一定深入了解的报告而易手。
只是在思考……